影視評論觀點調查/研究

仇女不分國籍|LR @ 臺大學生會性別工作坊

圖片來源:英國電視劇《Cyberbully》
圖片來源:英國電視劇《Cyberbully》

文/小編LR

英國跨黨派智庫「Demos」主導了一項關於網路仇恨言論的研究,透過監測Twitter用戶,瞭解網路使用「蕩婦」或「婊子」等仇恨字眼的情況。其研究結果發現,這段時期光是在英國就有6500名個人用戶成為攻擊目標,遭受超過一萬則具攻擊性的仇女言論;而同一時期的全球數據,有超過二十萬則仇恨訊息,分別發送給八萬名用戶。

而此數據顯示了兩種問題:首先是網路上確實存在仇恨女性,且時時刻刻發表攻擊女性言論的男性群體;另外則是文化和社會層面的問題,導致某部分女性和女孩也經常使用這類仇恨語言。

大家看到這段敘述有沒有想到批踢踢八卦版的母豬教呢?我們都知道厭女情結是一個跨文化的現象,對此,英國的政治家們不分黨派號召「奪回網路」運動,希望能打擊規模日益擴大的網路仇女現象和言論。然而台灣呢?我們不應該放任這樣的言論持續擴散,集體的仇女言論並不是看看就好、不代表什麼的情緒性言論,這些被視為「小事」的往往反映了背後更大、更龐雜的父權結構。再者,若是當有人覺得「受害」、「不舒服」時總是被輕忽、無視,甚至被要求不計較,那麼這些傷害就永遠沒有完結的時候,性別平權的世界也永遠遙遙無期。

回應文章:我們貶低女性,我們驕傲-社群網絡上的仇女言論

延伸閱讀:
想要一窺母豬的定義多荒謬嗎?
歡迎觀看〈Serena Huang:母豬定義圖集〉

〈拒絕被母豬教代言〉

〈周芷萱:陣頭小孩、母豬教,與台灣女體政治〉

本文獲臺大學生會性別工作坊授權發布,原文連結:<仇女不分國籍